

荒山养鸡为啥不流行了?养殖户:4个原因让荒山野鸡成了笑话
来源:bob手机客户端 发布时间:2025-09-15 14:06:01“曾经梦想着包片山头,养群土鸡,实现财富自由,没想到最后差点血本无归。”一位尝试过荒山养鸡的创业者苦笑着回忆。曾几何时,荒山养鸡被视为农村创业的黄金项目,媒体争相报道,地方政府大力扶持,无数怀揣田园梦想的新农人涌入这个行业。
青山绿水间,一群群土鸡自由奔跑的画面,成为许多人向往的田园牧歌。然而好景不长,短短几年时间,荒山养鸡就从神坛跌落,甚至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“笑线、荒山养鸡是怎么兴起的?
回望荒山养鸡的兴起,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代初。当时,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绿色、健康食品的需求日渐增长,土鸡和土鸡蛋的市场行情报价远高于规模化养殖的白羽鸡。
2004年,杭州八位下岗职工承包荒山养本鸡的新闻引发关注,他们建立了号称浙江省最大的本鸡放养基地,开了多家专卖店,甚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现场抽检,贴防伪标记。
他们的成功经验经新闻媒体报道后,吸引了更多人投身荒山养鸡行业。在2010年左右,这类养殖模式达到高峰,被许多人视为农村创业的典范。
很多人以为租个荒山花不了几个钱,实则不然。规模化养殖至少需要租赁20亩以上的山地,每亩年租金约600元,每年仅山地租金就要投入约1.2万元。
更大的开支是基础设施建设:鸡舍建设、围栏安装、饮水系统、供电设施、看守房建造等都需要大量资金。一个中等规模的荒山养鸡场,初期投入往往需要20-50万元,远超创业者预期。
养殖周期长,成本居高不下。与现代化养鸡场相比,荒山土鸡的养殖周期要长得多。肉鸡品种常常要养殖4-5个月才能出栏,而土鸡品种甚至需要6-8个月。漫长的养殖周期意味着持续的投入:饲料成本、人力成本、防疫成本等都在累积。每只鸡每天要吃掉约0.2元的饲料,养殖6个月就是36元。再加上鸡苗、疫苗、人工等费用,每只鸡的成本高达50元以上。
荒山多地处偏远,道路条件差,这给运输带来了极大困难。养殖户需要自投资金修建道路,土路最少需3-4万元,水泥路则需10万元以上。
下雨天山路泥泞,货车难以通行,饲料运不进,成品运不出的问题时有发生。成鸡出栏时的运输损耗也很惊人,山路颠簸导致鸡只产生应激反应,体重下降甚至死亡。
荒山养鸡面临的管理难题远超想象。防盗问题突出:“散养鸡最容易丢”。由于养殖区域广阔,很难全面监控,偷盗事件时有发生。
黄鼠狼、老鹰、狐狸等天敌经常偷袭鸡群,一晚上损失十几只鸡是常事。虽能养狗防护,但效果有限。
此外,还有防疫难题更是棘手。山地环境复杂,鸡群活动范围大,若发生疫情,很难有效控制。而且荒山昼夜温差大,鸡群容易患病,死亡率远高于圈养鸡。
荒山养鸡的高成本决定了其售价必然高于普通肉鸡。目前市场上,荒山土鸡的售价通常在每斤30-50元,是普通肉鸡的3-5倍。这样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“很多人说支持绿色食品,但真到掏钱的时候还是选便宜的。”一位养殖户无奈地说,“普通老百姓收入有限,要花两三百块钱买一只土鸡,也不现实。”此外,市场上各种打着“土鸡”旗号的产品鱼龙混杂,消费者难辨真假,这进一步挤压了真正荒山养鸡的市场空间。
荒山养鸡看似简单,实则涉及养殖技术、疾病防控、供应链管理、市场开拓等多个专业领域。盲目进入必然面临高风险。